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办好事也要找对法 一碗面解开心疙瘩

    信息发布者:锦旺村
    2017-12-07 00:42:58   转载

       核心提示:请点击上面蓝色小字“扶贫动态”,免费接收全国最新扶贫政策信息和时政动态办好事也要找对法 一碗面解开心疙瘩  山东省淄博市...

    请点击上面蓝色小字“扶贫动态”【第一书记动态】精准扶贫案例:办好事也要找对法 一碗面解开心疙瘩,免费接收全国最新扶贫政策信息和时政动态

    【第一书记动态】精准扶贫案例:办好事也要找对法 一碗面解开心疙瘩

    办好事也要找对法 一碗面解开心疙瘩

     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派驻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

    第一书记 王华明


      编者按:近期,山东省淄博市、县县媒体和内部刊物集中刊发淄博市公安局派驻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第一书记”王华明《办好事也要找对法,一碗面解开心疙瘩》的署名文章。介绍了“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在推进“村社合一”、土地连片流转、为群众办好事过程中,遇到了阻力。通过到村民家里吃一碗手擀面,了解到个别群众抵触合作社、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深层次原因,启发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思路。

    现刊发期署名文章、领导指示和群众心声。供广大第一书记学习和借鉴。

    有关领导看到报道后批示:此文很好地反映了我们市派第一书记到高青工作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委要求,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一目标,艰苦创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与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可向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送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把这些感人事迹报道出来,可以让全社会了解我们第一书记工作的艰辛,争取社会各界对第一书记工作的理解支持,以进一步推动高青第一书记工作再上新台阶!”

    原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现年74岁的老干部张克义,给市公安局派驻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第一书记”王华明打来电话,连声称赞“第一书记”。张克义说:“小王,我退休十几年没有见到你了。仔细看了前天(9月29日)淄博晚报接近整版的报道,很感动,很触动。要和你通个电话聊聊。看到一年多来,你吃住在偏远农村,和村民打成一片,跑断腿,磨破嘴,做了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村庄面貌变化大,党委、政府认可,群众也拥护。你为市(公安)局争了光,我们局里老干部也感到光荣。我想起十几年前你在市(公安)局办公室工作时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态度,担任第一书记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也在预料之中。期望你发扬成绩,继续努力,注意多向基层同志学习,多向群众取经,在艰苦环境中历练品格,在干好第一书记这项政治任务中增长才干。高青县距离远,要妥善照顾好家庭和孩子,尽量做到工作生活两不误。我们老干部方便的时候要去村里看看,为你加油。”


    《办好事也要找对法 一碗面解开心疙瘩》


    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派驻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

    第一书记 王华明


    时常怀念儿时母亲做的手擀面,面里、汤里蕴藏着家乡的味道和暖暖的母爱……在外工作20多年,吃的面不少,却鲜有深刻印象,再没有一碗面能让我重拾那回忆、重温那亲情。然而今年在驻村工作时吃的一碗手擀面,却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感觉。正是这碗面暖透我迷惘的心,那份淳朴却真切动人的情谊让我不能忘也不敢忘自己“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也正是这碗面,引导我找到了解放群众思想、带领辛庄村致富的思路。


    “第一书记”来下乡 :水土不服

    2015年6月,我响应淄博市公安局党委的号召,到省级贫困村高青县花沟镇辛庄村担任“第一书记”。

    初到辛庄,这里天蓝水清,空气清新,早起闻鸡鸣,夜静有犬吠,虽然生活上不太方便,浓郁的乡野风情让我倍感新鲜。村里有部分硬化路,沿街摆着垃圾桶,眼前的村子似乎没有想象中糟糕。但随着深入了解,发现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戴的不虚:小村仅有45户149人,贫困户就有11户,集体经济为零,属于典型的空壳村。主街上寥寥几盏路灯,仅过年时亮3天,每家还平摊3元电费。村里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村民收入微薄。目睹这些,我顿感身上担子不轻。

    接下来,一连几天我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摸情况,连续召开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寻找脱贫良方。通过调研,我发现辛庄人口虽少,耕地竟有550亩,人均耕地3亩多,土地资源优势突出。我隐隐感觉到,依托土地发展产业将是辛庄脱贫致富的重要突破口。

    正值7月份,是种植胡萝卜的大好季节。我带领40多名村民到“蔬菜之乡”寿光参观学习胡萝卜产业,打算批量试种。尽管我极力推介,说根源,摆利害,多数村民却不愿意配合,令我有些心灰意冷。自1993年大学毕业,20多年来,我一直在市局机关工作,面对固执的村民,多年来积累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在这里全部无用。在辛庄,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水土不服”。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波三折

    出师不利,我的“第一把火”就这样灭了。但是,我想起临行前局领导的话,……我不能就这样放弃啊。我在心里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辛庄脱贫致富,彻底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村民不配合的原因是对村集体和新来的“第一书记”缺乏信任。做好群众工作,赢得村民信任是当务之急。我确定了“两步走”工作思路,第一步兴办民生实事,让村民尝到“甜头”,赢得群众支持;第二步围绕土地做文章,推动转型发展,带动脱贫奔康。

    在淄博市公安局鼎力扶持下,仅半年时间,我先后协调资金110万元,为村里实施了道路硬化、旱厕改造、太阳能路灯、绿化美化、文化广场等十项民生工程,使小村庄大变模样。 “走到辛庄停一停,好像进了北京城。这辛庄,看着跟别的村还就是不一样嘞。”62岁的魏凤莲大婶逢人便讲邻村对辛庄的评价,笑容里满是自豪。随着我领头把这些项目一一落地,我和参与其中的村民越来越熟悉。原来在村里我走到哪里,村民好多不认识我,或者认识也不搭理,现在走到哪,人们都热情地招呼“王书记,你来了,你上哪啊?”村里发生什么事,都来找我解决,还有村民时不时给我发短信、微信说些张家长李家短。

    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定了我大干一场的信心。通过与村两委商议,今年3月,引进300亩巨菌草种植项目,帮助村里注册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参股土地以每亩500斤玉米和500斤小麦的市场价为底金,盈利部分再按比例进行分红。这对村民意味着“一箭三雕”:一是只要土地入股合作社,不劳动就可以拿到钱;二是效益好的话年底有分红;三是有劳动能力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工资。然而,3户柴姓村民执意拒绝入股,令人始料未及。村干部轮番上阵都做不通工作,最后找到我。我连续几天到这几家家访,苦口婆心,见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其中两户村民向我掏出了心里话:“只要柴倩倩入股,我们就同意。”

    柴倩倩家是典型的妇女当家。父母在邻村,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事她说了算。连着去她家几次,都没有人。我到田里找她,她正浇麦苗,一会撒肥料一会改水沟,手忙脚乱。我拿过铁掀帮她看水沟,同时耐心给她解释,谈加入合作社的好处,谈村子的发展,谈农业的出路。“王书记,俺知道你不容易,俺也知道这事儿好,可俺就是不想加入!”随后,不管我说什么,她再也不肯多说话。


    一碗面释疑解惑:乡亲支招

    帮柴倩倩浇完地,已是晚上7点半。初春的夜晚,感觉冷嗖嗖的。我向村办公室走去,老远看到有人跟我招手。

    原来,住在村委附近的温玉西大爷和魏凤莲大婶知道我因忙土地流转的事经常误了饭点,顾不上吃饭,就一直在路口等我。

    “小王书记,还没吃饭吧?知道你回办公室走这条路,俺在这儿等了你一个多钟头了!快来俺家吃碗面,暖和暖和。”“王书记,俺俩为让您到自家吃饭,刚才差点打起来。要不是你魏大婶早做好了手擀面,俺才不干呢!”魏大婶和温大爷你一言我一语。

    一进家门,魏大婶便开始添水煮面。见我心事重重,温大爷打开了话匣子:“王书记,柴倩倩今天肯定让你受了不少委屈吧。十几年前,她家盖房子时,因为宅基地纠纷与姓温的一家子打得不可开交,后来打了官司,姓柴的和姓温的就算结下了梁子。现在咱村干部姓温的多,在她眼里现在村‘两委’就是温家的。你也不要全怨她,她是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啊。”

    听到这里,我心里突然亮堂了许多,找到了症结所在,突然明白了大爷大婶名为请我吃饭,实则是为我支招解难题啊。接过魏大婶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我吃得格外香,第一次在家外找到母亲做的手擀面的味道,身上也暖和起来。想到大爷大婶如此真心帮我这外来“书记”,眼睛有些湿润了。


    小村庄破茧成蝶:村民点赞

    随后,我和村干部辗转3个村,说服柴倩倩的父母、公婆及小姑子,“组团”去做柴倩倩的工作。柴母甚至撂了狠话:“王书记这是给村里办好事,你再这样挡着,俺可不给你这不懂事的闺女接送孩子了。”在亲友团软磨硬泡下,柴倩倩同意土地入股,实现了村里土地的连片流转。8月份,第一茬巨菌草开镰收割,带来了辛庄脱贫路上的第一笔收益。

    渐渐的,村民越发信任我这个“外来户”。村里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我招商引资150万元建设了塑编厂,村里40人可以实现在家门口挣工资,解决了加入合作社后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肉牛养殖合作社已养殖50余头黄牛。投资40余万元的幸福院开工,村里老年人将有日间料理和娱乐健身服务。9月份,辛庄村列为全县9个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村,农民将变为股民,辛庄村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温大爷动情地说:“王书记刚来时,听说是个警察,还是个拿笔杆子的,心里那个打鼓哟,没成想‘秀才警察’引投资,搞建设,修路建房,一点不含糊,俺们就喜欢他这样办实事的!”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市公安局和花沟镇党委专门发出通知,号召向我学习。市公安局和高青县委主要领导连续做出批示,省、市主流媒体陆续报道我的驻村事迹,这些都是莫大的鼓励,更提醒着我要对得起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早日脱贫奔康。

    驻村以来,日日呆在田间地头,天天和乡亲们打交道,一些不常见的单位同事说我黑了,瘦了,“土”了。我却觉得,应该感谢驻村岁月,让我找到了“根”,使我时常浮躁的心逐渐沉稳下来。现在想来,那碗面何止是热气腾腾、暖身止饿的一顿饭啊,实在就是乡亲们手把手教我如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的一堂意义深远的党课。

    永远难忘那碗面,那份情,那个小村庄,还有我的父老乡亲。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