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毅志
镇党委书记周文锋(右二)在向魏龙两兄弟了解情况
“魏龙、陈彦两兄弟因为疫情原因,现在还没有开学,就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农活,周边群众都说他们一点不像读书人,上山砍柴、挑粪进田,活脱脱就是个农民。”5月11日,隆回县司门前镇合理村党支部书记赵云芳笑着向来到魏跃先老人家进行慰问的镇党委书记周文锋介绍道。
魏跃先老人原本共有两子一女,但两个儿子均因意外去世,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叫魏会连。在女儿出嫁后,约定了生育的小孩要分别同两方姓。魏会连两夫妻婚后共育有两子两女,家庭子女多,父母年纪大,收入完全靠打工,经济压力大,但这些现实问题都没有压垮魏连会夫妻二人。相反,二人把将子女养育成才当成头顶大事来做,平时丈夫陈今鹏在外务工,魏会连就全心全意在家务农和教育子女,同时时刻提醒和教育魏超四姐弟,只有多学知识,才能走上康庄之路。魏会连在上学时本就学业优秀,自己又有良好基础,再通过在家里配合学校做好四个子女的帮教下,魏超四姐弟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同时,四姐弟在学习过程中也一直进行着“大带小,比赶超”, 2012年,大姐魏超首先从隆回县第二中学毕业,考取首都医科大学,现在是首读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之后,魏龙在2015年从隆回县第二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现在由清华大学保送国防大学读研究生,陈怡、陈彦于2019年也于隆回县第二中学毕业,分别考取中华女子学院和北京大学。
为魏跃生夫妇二人送上慰问金
“你们一家出了两个研究生,一个北大生,还有一个重点本科生,魏龙是清华大学保送国防大学的研究生,陈彦刚考取北京大学,四姐弟都在北京读书,父母负担这么重,你们的学费、生活费怎么办?对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周文锋在慰问时,从学业到生活、从家庭到未来,嘘寒问暖的详细了解着,表扬他们四姐弟不仅仅是他们一家人的骄傲,更是司门前镇的骄傲,并嘱咐他们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报效国家,回馈社会,同时做好榜样,让更多的学子向他们学习。在现场,周文锋还与隆回县第二人民医院联系,将免费为魏跃先二老做一次全身检查,同时送上慰问金3000元,感谢他们在女儿女婿大部份时间在外务工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四个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材。
“我和姐姐魏超通过奖学金、学校发的生活补助、学费补助以及自己找工作现在都能够达到学费、生活费自理,爸妈的务工工资基本能维持家庭开销和弟弟妹妹的学业开支,爷爷奶奶还有低保,我们一定会发奋图强,学好知识,今后报效国家和社会。”魏龙道。
据了解,2017年,魏跃先夫妇二人因均有70多岁高龄,身体长年患严重痛风,家庭收入全靠女婿在浙江温岭做电工和女儿在县城务工而来,除孙女魏超和孙子魏龙两人的学费、生活费不用负担以外,还有两个刚入学的大学生和两位老人要负担,家庭经济困难,因此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魏跃先夫妇二人享受低保。其中其女婿和陈怡、陈彦两兄妹因户口随父亲在金石桥镇,因而未能纳入。
“我现在身体多病,一家人也还住在90年代修的老房子里,以前虽然恰了很多苦,现在经济也不富裕,但看到四个孙子孙女都这么争气,我每天都很开心,其他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同时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一家人的关心。”魏跃先老人开心的向周文锋一行道。
[责编:肖霄]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