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吉林省德惠市依靠科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信息发布者:锦旺村
    2017-12-07 01:44:25   转载

    作者:常亮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发表时间:2017-12-01    点击量: 362

      日前,在有着“中国水稻第一镇”美誉的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面积100公顷的松花江流域水田生产现代化实验区核心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工程是《长春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规划建设的“五大实验区”之一,建设内容具体包括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农业建设、“互联网+电子商务”建设、示范观摩点建设和稻米加工和品牌建设。预计今年12月末,完成该工程的主体建设任务。

      这一工程是德惠市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提高粮食单产,改变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实现增长的模式,走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今年夏天,德惠市农技推广中心和各乡镇(街)推广站的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村屯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集中投放赤眼蜂放蜂器。这也是农民普遍应用的科技之一。赤眼蜂放蜂器是一项生态控制害虫的技术,是赤眼蜂杀虫卡的升级产品。投放到田间的赤眼蜂主动寻找玉米螟卵,将自己的卵产在玉米螟卵内,利用玉米螟卵内的营养液进行生长发育,将玉米螟消灭在胚胎时期。

      据农技专家介绍,赤眼蜂的投放,减少了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了玉米虫害的防治效率和效果,每公顷可增产1000公斤。仅一上午时间,技术人员就完成了230万亩大田玉米共投放赤眼蜂1917箱的全部投放任务。 

      去年,德惠还在2万亩赤眼蜂水稻二化螟防治实验上取得了成功,今年又在松花江镇、朝阳乡、岔路口镇三个乡镇开展了4万亩赤眼蜂水稻二化螟防治实验。同时,还通过无人直升飞机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二化螟和二代粘虫的防治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8日,全国植保无人机和飞防专用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会在该市朝阳乡朝阳村召开,收到了预期效果。

      “农业若要可持续发展,只有用先进科技武装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控性,改变传统农业“望天收”的被动局面,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德惠市有着清醒的认识。

      近年来,德惠还一直实行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据市农机总站副站长滕继德介绍说,实行保护性耕作种植方式的地块与条件基本相同采用其它种植方式的对照田比较,其保苗率普遍高于其它播种方式,约高出2—4个百分点;尤其在每年的6月下旬长势也显优势,叶片数平均多出1—3片,苗平均高出10厘米以上,茎粗多0.5厘米以上。

      科技的投入给德惠农业带来了显著变化。2017年,德惠建设高标准农田16.16万亩,水稻航化作业50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到42.52亿斤;预计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6000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3000台(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0万千瓦,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3%。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